【规划总结】“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
“十三五”是我市交通运输加快发展的五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港航建设、科技治超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五年来,我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7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5.5亿元,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5亿元。全市新增公路里程1843公里,公路总里程达4397公里;新增通航航道30.5公里,总里程达36.22公里。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新建农村公路1710公里。港航水运实现突破。浍河临涣船闸以下航道36.22公里全线贯通,临涣船闸至河南李口集段正在疏浚。水运吞吐量从0增加到年200万吨。
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五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农村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建设,目前已建成15个镇级交通综合服务站,32个行政村交通综合服务点。在全省率先使用公交一卡通、小码联城、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手段,公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抢抓网络货运平台的政策机遇,倾力打造网络货运平台的高地。目前,8家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已经签约落户,预计年产值超过50亿元 “淮北市中国碳谷绿色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入选省级示范工程。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认真抓好各类问题的整改,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经得起检验,抓好定点帮扶村的结对帮扶工作,完成脱贫任务。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0万元,为贫困村整修道路22公里。严格落实柴油货车专项行动方案,共注销货车2021台,报废1019台。在全省率先落实船舶改造资金,84艘400吨以下船舶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柜改造。坚决扛起扫黑除恶政治责任,扎实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行业安全有序稳定。
科技治超成为全国典范
“十三五”,规划建设32个重点路段超载超限动态检测点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全域覆盖。与相关地市开展协作区域各类联合行动7000余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9131起。全市超限超载率稳定控制在0.5%以下,我市制定的全国首个科技治超标准发布施行,填补了我国治超领域的空白。先后吸引了全国400多个城市前来考察学习。
科技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三五”期间,以交通强国试点项目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行业治理探索建立行业监管协同云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监管协同联动,精准高效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保障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全面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平台正式运行以来,已经累计发现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线索 1665条,其中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的线索达1624条,占总线索的 97.5%。城市大脑助力数字治超项目成功入选我省城市大脑应用场景试点项目。中国交通报头版头条刊发《淮北交通云平台监管协同更智慧》,介绍我市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