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保密工作,《审计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国家审计准则》第十五条中规定“审计人员应当保守其在执行审计业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对于执行审计业务取得的资料、形成的审计记录和掌握的相关情况、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 保密工作是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增强保密意识、提升保密能力,是每位审计干部的必修课。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监督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的领域更多,知晓的信息更广,因而对保密安全工作的要求理应更高。审计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保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坚定政治立场,端正个人品质,自觉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感和保密观。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应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审计保密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保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保密责任。审计机关要切实建立健全保密工作制度机制,对与保密相关的工作要有明确规范工作程序,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涉密审计人员的离岗、离职,要监督其清退涉密载体,签订离岗保密承诺书,严格执行脱密期管理。二是加强保密教育学习,增强保密意识。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保密意识,始终坚持"审计工作,保密先行"的思想,认真学习《保密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保密警示案例,将保意识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保密观。三是增强保密防范能力,切实做好信息时代下的网络安全工作。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应牢固树立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掌握网络保密安全知识,加强对审计工作中涉密载体电子数据的管理,防范泄密风险,提高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