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乡村“双车道” 铺就振兴“快车道”
“以前路窄,会个车得等半天,现在双车道修到了家门口,拉农产品的货车直接开到地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看着村里新拓宽的公路,南坪镇村民难掩喜悦。这正是我市推进农村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市将建制村通双车道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持续加大投入、优化布局,让一条条宽敞平坦的双车道公路成为连接城乡的“便民路”、带动发展的“产业路”。
打通民生“堵点”,出行更舒心。针对部分农村公路等级低、会车难、通行效率不高的问题,我市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优先对人口密集、出行需求大的建制村实施双车道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9个建制村告别“单车道”历史,村民短途出行时间显著缩短,校车、农村客运班车通行更安全便捷,“雨天泥泞、晴天扬尘”的旧貌彻底改观。
激活产业“引擎”,发展添动能。在朔里镇,双车道公路串联起连片果园和乡村旅游点,每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果农借助便利交通实现“枝头到舌尖”的快速配送,收入明显增长。如今,农村公路不仅是“出行路”,更成为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的“致富路”。
建管并重,筑牢长效保障。为确保双车道公路“建得好、管得好、用得久”,我市建立了“县乡负责、村组协同、群众参与”的管护机制,配备养护人员,定期开展路面维护、隐患排查。同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公路两侧种植绿植等,让公路成为展示乡村风貌的“风景线”。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聚焦未通双车道的建制村,加快工程进度,力争2027年底实现全市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超90%,让更优质的交通服务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